民以食为天,果蔬是每个家庭每天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的生活必须品。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水果正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改变。安全、健康和购买便利将成为国人选择果品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水果和蔬菜作为健康消费食品将会在整个食物消费中的比重逐步的提升,总体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众多购买的人对果蔬的品种、新鲜程度、安全性以及优质果蔬购买环境需求日益增大,而小商贩和传统果蔬店都难以满足,因此果蔬经销以品牌连锁店的方式才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是果品销售市场目前的发展趋势。
国内不少公司适时抓住这一商机,从沿街散卖、超市零售的传统果蔬营销模式中转而开拓出以果蔬专卖连锁的方式,打造出自己的连锁品牌。它的出现能够满足花了钱的人商品低价、便利、时尚、诚信、高品质的需求,能够与当前综合性超市和水果摊的形式形成竞争,并具备较多优势,可望形成一种主流的消费模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果蔬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近些年我国果蔬消费持续增长并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消费总量稳步增长。二是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快捷方便的购买健康果蔬将成为果蔬消费的主需求。这些形势都为果蔬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目前果蔬超市行业在市场上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他们没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处于行业低迷阶段,并缺乏具有号召力的品牌,所以,我们在产品品质及服务理念上应具有绝对性优势,并开创新的服务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上打造行业代表性的品牌,这对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连锁运营的模式能够降低风险,实现共赢,抢占市场,迅速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纲要》指出,我国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纲要同时明确了食物消费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肉类29公斤、水果60公斤。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将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科学饮食理念。研究设立公众“营养日”。发布适宜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定期在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等人流集中地发放;开展全国居民营养与基本健康监测工作,进行食物消费调查,定期发布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状况报告,引导居民改善食物与营养状况。《纲要》要求,要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的食物安全责任;抓紧进行食物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适时开展营养改善条例的立法工作。针对食物与营养的突出问题,依法规范食物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治理整顿。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策都为了国民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和健康性制定出一系列鼓励政策,因此,从事健康、绿色水果蔬菜销售的本项目具有政策优先性,利于项目扩大运营。
针对一般消费群体而言,主要的果蔬消费途径是集市果蔬摊(菜市场、街道流动小贩),他们往往选择时令果蔬作为主要消费对象,对非时令果蔬、进口果蔬等中高档果蔬的选购相对较少,他们也会在去大型百货超市集中采购的过程中选购果蔬。此类消费群体以中老年消费者居多,他们时间充裕,能够很有耐心的挑选果蔬品质、权衡价格希望能获得最大的实惠。他们的消费特点是:要求便利、要求低价、对比选购性强。
对于中高档消费群体而言,果蔬消费的主要途径是来源于大型百货超市和社区便利店。这部分人群以中青年为主。他们每日忙碌于工作和交际,日常消费品的采购一般是在周末或节假日,在大型百货超市进行一站式购齐。而这部分消费者更看中果蔬的品质和种类。他们往往会对新鲜、新奇的果蔬种类显现出喜好和偏向。
通过表格的对比,我们发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顺应市场需求,就需要有集便利、低价和高品质为一体的零售形式出现。而果蔬连锁这种运营体系能够很好的满足消费者便利、低价、品质、时令等所有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普通农户主要销售渠道是批发给商贩和自己到市场上零售。在这种销售模式下,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生产的农户面对集中的商贩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时,其总体讨价还价能力较弱,或因其果蔬缺乏品牌、商标和良好的销售环境,导致消费者难以辨认而拒绝购买。而有组织的农户则不同,其产品大部分由基地收购或由相关组织按合同收购,农户与基地或相关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系较为紧密,只要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双方事先约定的标准水平,产品销售基本上就有了保障。另外,有组织农户所依托的销售经营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除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从而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